什么叫成乳牛
成乳牛是指已经产奶的成年母牛。以下是详细解释:定义 成乳牛特指已经生育且开始分泌牛奶的成年母牛。这些牛通常被饲养在农场或牧场中,为人类提供新鲜的牛奶。在畜牧业中,成乳牛是奶牛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乳制品的生产具有关键作用。
成乳牛是指已经投入生产阶段并能够产奶的成年母牛。接下来对成乳牛这一概念进行详细解释:成乳牛,特指已经生育且具备产奶能力的成年母牛。在畜牧业中,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而母牛则是乳制品生产的关键。当母牛达到一定的年龄和生理条件后,她们便开始产奶。这一阶段的母牛就被称为成乳牛。
根据饲养牛群的目的,牛舍主要分为役用牛舍、奶牛舍和肉用牛舍。役用牛舍主要为了满足耕作和运输等需要;奶牛舍则是为了生产牛奶;肉用牛舍则是为了提供牛肉。此外,根据牛的分群饲喂要求,牛舍还进一步细分为犊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成乳牛舍、产牛舍、病牛舍和公牛舍等。
一般犊牛是指小牛从出生到六月龄的小牛一般专业上被称作犊牛,六月龄小牛到怀孕前的牛一般叫育成牛,育成母牛怀孕后到分娩前的母牛叫青年牛,青年牛产犊后叫成母牛,成母牛又分为泌乳牛和干乳牛。今天我就说说小犊牛的饲养的一点感悟,这是我长时间观察的一点收获。
日粮开始以粗饲为主,蛋白水平需达到13-14%,搭配2-5千克精料。粗饲应该选择中等质量的干草,这样有助于培养牛只耐粗饲性能,提高瘤胃机能。青年牛时期饲料配方 该阶段为成长期,饲喂日粮以中等质量的粗饲为主,日粮蛋白水平达到12%,每日每头搭配5千克精料。
新鲜牛乳的预处理方法是什么?
预热处理:在巴氏杀菌前,牛乳通常需经过预热处理,如高温短时(htst)处理,即72-75℃下加热15-20秒,或低温长时(ltlt)处理,即63℃下加热30分钟,以减少微生物数量,提高巴氏杀菌的效果。巴氏杀菌:巴氏杀菌是通过加热牛乳至特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来杀死绝大多数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过滤净化 过滤:使用双层过滤器除去较大杂质,然后进行视觉检查和清洗。净化:利用离心式净乳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净化,去除极微小的机械杂质和细菌等。冷却 迅速冷却:刚挤出的牛奶温度约36℃,为抑制微生物繁殖,必须马上冷却至10℃以下,进一步降至2~3℃可以几乎停止微生物繁殖。
杀菌:为了确保牛初乳的安全性,需要进行杀菌处理。可以采用高温短时杀菌法(HTST)或超高温瞬时杀菌法(UHT)。这些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杀死牛初乳中的细菌,同时尽量减少对营养成分的破坏。浓缩:为了使牛初乳中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可以进行浓缩处理。
奶牛场常用的过滤方法是纱布过滤。简单的过滤是在受乳槽上装不锈钢制金属网加多层纱布进行粗滤,进一步的可采用管道过滤器。使用过滤器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含脂率在4%以上时,须把牛乳温度提高到40℃左右,但不能超过70℃;含脂率在4%以下时,应采用4~15℃的低温过滤,但要降低流速,不宜加压过大。
牛奶预处理:在炒制前,可以将牛奶稍微加热至接近沸腾,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这样可以使牛奶更加浓稠,有助于炒制时形成更好的质地。加入辅料:如果使用鸡蛋,应先将鸡蛋打散,加入少量盐调味。其他辅料如葱、火腿等切成小丁备用。炒制技巧:炒牛乳时火候不宜过大,以中小火为宜。
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1、工艺流程和记录:设备布局需符合工艺流程,记录系统需覆盖关键工序,如原料验收、杀菌、浓缩等环节。人员核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背景,质量管理人员需有乳制品生产经验,技术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资格证书,生产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并持有健康证。
2、抽样:根据申报的乳制品品种,每个品种如巴氏杀菌乳、调制乳等,每个品种至少随机抽取一个包装规格的产品进行许可检验。液体乳类,每个品种需至少200个最小包装,抽取不少于20个样品,总净含量不少于3500ml。
3、本审查细则主要针对那些以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可能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辅料,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生产乳制品的企业。
4、企业生产乳制品时,必须符合严格的许可条件。首先,企业需持有国家产业政策管理部门颁发的批准文件,以确保其生产活动符合奶业产业政策。以下是许可审查中的关键要求: 乳制品的感官检测需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所有产品都需进行此项检验。 净含量的测定需按照标准执行,涵盖所有乳制品。
5、年8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到2021年9月1日。这是继2018年第一次征求意见后的第二次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稿较《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内容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新增多项内容。
6、食品安全事件一:乳制品拟全部检验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近日全文公布了《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细则规定,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生产伊利纯牛奶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总之,在生产伊利纯牛奶时,需要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从原料采购、预处理、杀菌消毒、包装、质量监控、储存运输、市场准入、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把关,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口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生产伊利纯牛奶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涵盖了从奶源的选择、挤奶卫生、快速冷却、质量检测、预处理、包装材料选择、无菌包装、储存运输到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企业的生产规范来执行,以确保生产出安全、健康、优质的纯牛奶。
封口:灌装好的牛奶进行封口处理,将包装材料的开口密封,防止空气和细菌的侵入。检验与包装:封口后的牛奶需要进行成品检验,包括对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伊利公司的要求。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贴上标签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灌装与包装:在灌装环节,牛奶会被自动灌装到无菌包装材料中,并进行密封。包装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具备良好的隔氧、隔光性能,以保证纯牛奶的保质期和口感。质量检测:在产品出厂前,还需要对纯牛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冷藏与运输:成品牛奶需要进行冷藏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在运输过程中,也要确保温度的稳定,防止产品变质。销售与售后:伊利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纯牛奶销售给消费者,并提供售后服务,如投诉处理、退换货等,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