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技术主管(奶牛养殖培训)

时间:2024-10-14

农村奶牛养殖技术

1、因此,奶农应注意从犊牛开始坚持修蹄,经常用清水清洗蹄部粪便,用2%甲醛稀释液或10%硫酸铜溶液喷洒药浴奶牛蹄部每周至少1次,及时治疗腐蹄病等开放性病灶防止恶化,经常保持牛舍及活动场清洁卫生,应给奶牛供应平衡日粮,尤其注意钙磷及微量元素的平衡。

2、TMR法是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特别适合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场,尤其是奶牛散栏群饲养。在大型牧场,可以针对不同的牛群配制不同的TMR,例如高产分泌奶牛TMR、低产分泌奶牛TMR和干奶牛TMR等。小型奶牛场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TMR,需要的牛可以添加营养物质和/或长饲草。 应用TMR方法的优点。

3、农村奶牛养殖技术中有犊牛初生后应尽早喂初乳 、初生犊牛的消化原理 、犊牛饲草饲料的饲喂 、断奶后犊牛如何饲喂 、犊牛的饲养技术和早期断奶等 多加盐就能多喝水也就多产奶 有饲养户竟在奶牛精料中加3%~4%的食盐,为的是让牛多喝水进而达到多产奶的目的。

4、七大技术缺陷一是防疫卫生意识淡薄。农村养奶牛农民认为牛有抵抗能力,不注重加强预防注射和卫生消毒,导致奶牛感染疫病造成死亡,或因病,牛奶也买不出去,结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磷石膏:每头奶牛每天添加5克,能增加产奶量,并提高乳脂率。沸石粉:日粮中添加5%沸石粉可提高奶量。膨润土:日粮中添加2%膨润土,饲喂90天,奶牛产奶量提高,同时乳脂率提高17%。

6、犊牛期:饲养黑白花奶牛,首先要养好犊牛。母牛产犊后,7天内产的奶都称为初乳。初乳总蛋白质比一般奶高4倍,在犊牛出生半小时内,就要给它吃上这种初乳。在哺乳期,就要促进犊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培养犊牛的采食能力。

奶牛饲养技术手册内容简介

1、奶牛饲养技术手册是一部详尽的指南,分为10个章节,涵盖了奶牛养殖的各个方面。从育种技术到日常管理,再到疾病的预防,本书旨在提供全面的知识支持。首先,第一章介绍奶牛的育种,包括我国主要的乳用和乳肉兼用牛品种,以及世界知名品种。

2、奶牛饲养手册全面涵盖了奶牛饲养的关键要素,旨在提供实用的指导。该手册详尽阐述了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管理技巧,从基础知识到实践操作,全方位解读奶牛养殖。首先,第一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奶牛营养的基础知识。

3、这是一本关于奶牛饲养的专业技术手册,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属于农技员丛书系列的第一版,发行日期为2000年1月1日。该书籍采用平装形式,共398页,专为简体中文读者设计,方便理解和操作。书本的开本尺寸为32,这意味着内容布局紧凑,便于携带和阅读。

奶牛养殖技术

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

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要提高奶牛产奶的数量和质量,关键因素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搭配饲料与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优良品种是确保高产效益的前提,不同品种与个体间产奶能力差异显著。选择奶牛品种与个体需注重,优化产奶性能。